看完金馬後接著聽萬毓澤教授談資本論到三點,對馬克思好奇或已讀過的朋友可以聽聽,非常有趣又精采。
 1、資本論談的是資本主義,而不是共產主義。
 2、共產黨宣言也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,與毛澤東所做所為天壤之別。
 3、康德說:「不要把人當成手段與工具,而是目地。」
 4、資本絕對不會關心勞方,除非社會逼迫它關心。(立法)
 5、社會主義強調的是人的自由與發展,個人在社會之前。
 6、資本主義不會崩潰,但會遭受挫折。(崩潰是恩格斯的想法,原稿則非。)
 7、機器的發明原先要減少勞工的工時,與減輕工作量,但資方卻用來延長並加重(*這段有講到英國機器與人的歷史事件。)
 8、福利國家如德國勞資雙方能協商,在於勞方有強而有力的工會,而臺灣只有3%有工會(其中還有資方指派的)。
 9、讀資本論得三卷都讀,內容推薦有兩位韓籍教授寫的「生活中的資本論」是篇幅少但內紮實的書,適合推廣分享。
 10、想了解臺灣怎麼了?可以讀資本論或聽講座。
 *我訂了共產主義宣言,裡面強調的可是自由民主喔。
第四講直播
 -\-\-\-\-\-\-\-\
 【2017馬克思節第四講:資本論在今天的意義 -\-\ 資本論發表150週年研討會】
 過去二十年,萬物及人類俱成商品這個現象,更加普遍。這時,或者我們更要問:資本是什麼?資本主義又是什麼?
 萬老師對《資本論》素有研究,今年剛為台灣版《資本論》寫了導讀。
 日期|11月25日(星期六)
 時間|下午3時半時至6時半
 地點|香港大學明華综合大樓T3,MWT3
 講者|萬毓澤(台灣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)
 主持|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趙耀華博士